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际资讯 » 正文

亚太经济合作中的能源问题和我国对策建议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9  浏览次数:635

当前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迅速,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要求加强经济合作的呼声很高,其中包括能源方面的合作。本文试图分析亚太地区的能源形势,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现状和特点,并探讨我国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以促进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


 


 

一、亚太地区能源形势的主要特点是能源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缺口趋于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缺口较大,本地区内能源不能自给自足。据1990年版的《亚太评论》统计,亚太地区的能源产量只占世界的16%,而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的20%。据联合国《亚太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从1965年到1988年的23年间,不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42个国家和地区的能源消费,由7.08亿吨煤当量上升到21.6亿吨煤当量;而同期该地区的能源产量却只由6.8亿吨煤当量上升到20.4亿吨煤当量,能源产量一直未赶上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从而导致能源进口量逐年增加。1965年亚太地区能源进口量为2800万吨煤当量,1988年上升到1.12亿吨煤当量,增长了4倍。上述数字均不包括美国,如果加上美国,1988年亚太地区的能源缺口则高达5.4亿吨标准煤。亚太地区对从本地区以外进口石油的依赖更大,日本石油消费的70%、美国石油消费的50%、整个亚洲地区石油消费的73%都靠从亚太地区之外的国家和地区进口。

(二)亚太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偏重于煤炭等固体燃料,而且相当多的国家还大量依靠薪柴等生物质能。1988年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中,固体燃料所占的比重为50%以上,液体燃料所占的比重为39%左右,气体燃料为7%,电为3%。该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固体能源所占的比重约为61%,液体能源所占的比重约为30%,气体能源所占的比重约为5%,电约为2%。亚太地区非商业性能源消费量大,有的国家80%的能源来自木柴和蔗渣等生物质能,据联合国1988年版《能源统计年鉴》的资料,1988年,世界消费的木柴为16.98亿立方米,蔗渣为2.4亿吨,而亚太地区分别为7.4亿立方米和0.79亿吨,占上述世界非商业性能源消费量的43.78%和22.05%。

(三)发达国家严重依赖进口能源是亚太地区能源形势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从1988年版的联合国《能源统计年鉴》看,1988年亚太地区美国、日本、南朝鲜、泰国和菲律宾都是能源净进口国,其中美国进口4.29亿吨标准煤,日本进口4.5亿吨标准煤,南朝鲜进口7783万吨标准煤,泰国进口1647.7万吨标准煤,菲律宾进口1663.1万吨标准煤。

亚太地区能源形势之所以有上述特点,是以下原因造成的,而且这些原因决定未来亚太地区的能源缺口将会更大,能源形势会进一步恶化:

(一)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是与能源需求增长直接相关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造成能源需求迅速增长。60年代至70年代初,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黄金时期,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据统计,1965-1973年间,发达工业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4.7%,而同期亚太地区的新加坡、中国台湾、南朝鲜和日本年均增长率超过上述国家一倍以上;印度尼西亚、中国香港、泰国和中国年均增长率超过上述地区50%以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超过上述地区20-20%。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滞胀时期,亚太地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然以5.4-3.9%的速度发展。80年代前5年,亚太地区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经济增长率为2.5%;除菲律宾外,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都在5%以上;而同期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却只有1%左右。进入80年代后期,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引人注目。1988年,亚太地区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8%,1989年为5.2%;而同期,欧洲共同体经济增长率只有3.8%和3.5%。据美国《亚洲华尔街日报》对包括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1988年和1989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增长率在扣除通货膨胀后分别为8.4%和6.1%。预计1990年,亚太经济增长率为5%。经济学界普遍的看法是,90年代亚太经济仍将以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速度增长。

(二)人口众多。世界60%以上的人口聚居在亚太地区,其中亚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总数就占世界总人口50%左右,而世界40%以上的人口又集中在中国和南亚两个低收入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和人口集中在低收入国家,使得人均能耗的微小上升便会带动能耗总量的巨大增长,尤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均能耗特别是电耗会大幅度上升。如在1960-1980年间,日本、中国台湾和南朝鲜人均用电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10.2%和14.8%。

(三)亚太地区能源产量集中,而且这些能源生产国又基本上都是耗能大国,能源出口量有限,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亚太地区固、液和气体能源主要生产国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在这些国家中,中国的能源基本上自给自足,出口数量不大;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也有限;印尼是亚太地区的一个石油出口大国,但中国和印尼加起来出口的石油都无法满足日本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印度煤炭和石油产量在亚太地区虽说较大,但它本身还靠进口能源维持经济运转。从长远看,由于上述产能国国内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出口能源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整个亚太地区能源进口的数量将越来越大。

(四)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贫乏。亚太地区的能源资源储量只占全世界能源资源储量的16%,而其中石油资源的储量就更小。据美国出版的《油气杂志》统计,1991年1月1日,亚太地区探明石油储量为1342.48亿俑,只占世界探明石油储量的13.44%;同年1月1日,亚太地区石油产量为每天1497.79万桶,占世界石油产量的24%;亚太地区的石油储产比只有24年,大大低于世界石油储产比45年的水平。这就造成亚太地区的石油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缺口很大,日本和美国必须从本地区以外的国家大量进口石油。据《亚太评论》估计,90年代,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为3.6%,整个地区在未来十年里,石油消费每天将增加350万桶。到本世纪末,亚太地区国家的石油进口量会大幅度上升,如美国65%左右的石油需从国外进口,日本从本地区外进口的石油仍将保持在70%,而1990年12月6日的《远东经济评论》认为整个亚洲地区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将从目前的73%上升到90%。

二、由于严重依赖进口能源,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很热心推进本地区的能源合作,试图通过这种合作在本地区内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加强能源供应安全,近年推进能源合作的活动更趋活跃,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成效不大。

1977年8月,太平洋贸易发展会议在旧金山举行的第九次会议上,讨论了太平洋地区矿产资源的生产、加工、资金供应和贸易等问题,这是亚太地区历史上首次谈到能源合作问题。从此之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开始提上日程。主要情况如下:

(一)日本是推进亚太能源合作最热心的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对进口能源的需求较大,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都积极推进本地区能源合作。1980年,日本环太平洋合作研究小组就拟定出《环太平洋设想资源战略大纲》,提出以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为中心,在环太平洋区域内建立石油联合储存基地和紧急融通体制,共同开发新能源和创建资源能源联合研究所。同年5月,该小组又提出了《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最终报告》,再次提出了太平洋经济合作问题上的资源合作和交流。1984年,日本通产省决定实现“环太平洋煤炭流通计划”,主张以美、日合作形式在东南亚国家建设煤炭火力发电站,由美国和澳大利亚提供煤炭,其参加国和地区包括加拿大、东盟、南朝鲜和中国台湾。同年12月,日本通产省又提出“太平洋地区技术和能源合作方案”,其中有关能源问题的内容有:召开太平洋能源会议,建立煤炭火力发电站,促进各国间的能源合作。1985年3月,日本通产省制定了建立区域能源专家集团组织网络计划,搜集区域能源供求情况、前景等情报,对各国的能源政策提出建议。同年4-5月,日本通产省又决定设立“环太平洋能源合作协议会”,其任务是根据能源专家组的报告,制定各国开发火力发电等电源开发计划和区域外的资源出产国向消费国提供资源的标准计划,研究日本在能源领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问题。海湾战争后,日本朝野对能源政策总结出两条教训:一是能源安全意识不能淡化,至2010年,日本初级能源需求将较1988年增长38%;二是德士古、埃克森等国际石油垄断资本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加强,威胁到日本的能源供应安全。有鉴于此,日本经济界加紧在亚太地区寻找新油源。中国西部三大油田是吸引日资的“强力磁埸”。

(二)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积极促进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但仍处于研究阶段。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的重视。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从60年代初开始研究亚太地区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等问题,到1988年仅亚太地区的能源问题研究报告就提出了31份左右,对亚太地区的能源形势作了详尽的分析。1980年9月,第一次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举行,会议决定设立若干专门小组,就贸易、直接投资、通讯和能源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向委员会提出报告。从此以后,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矿产和能源专题小组成立并开始工作,到1989年,该专题小组分别在雅加达、汉城、马尼拉举行过三次会议,讨论亚太地区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等问题。1986年8月,在新加坡召开了环太平洋能源和矿产会议,45个国家的400多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出席了这次会议。上述多次会议只是就亚太地区的能源形势交换意见,并未促成能源合作方面的任何实际行动。

(三)苏联近年来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尤其是能源合作。对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后态度变化较大。如1980年2月,苏联报刊还发表文章批评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1986年7月,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提出了在远东建立一个包括在全苏分工和国际分工体系内的高效率的国民经济综合体的构想;1988年9月,戈尔巴乔夫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指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开发是苏联全国性的任务,并在分析了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局势后,表示苏联将积极加入亚太经济活动。从此,苏联积极参加亚太地区有关经济合作的各种会议。苏联远东地区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其中能源资源尤为突出,这里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4%,水力资源占全国的30%,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储量估计比全苏现有探明石油储量还要大。因而,苏联想通过东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尤其是能源资源的开发参加亚太经济合作,它已参加了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的渔业、矿产和能源、畜牧和谷物小组活动。近年来,苏联能源形势更趋恶化,英国《经济学家》称,据苏联有关政府部门估计,到1994年苏联可能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苏联准备大力引进外资发展能源部门。这样,苏联参加亚太地区有关经济活动的热情会更高,目前它正在通过日本的帮助希望加入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具有如下特点:

(一)亚太地区国家虽积极热心于能源合作,不过实际参加国有限,程度不高。从1987年第二次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矿产和能源专题小组参加国来看,虽然有14个国家和地区及3个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参加了这次会议,但这只占亚太地区国家很少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组织只是一个半官方性机构,会议只是一种学术交流,对各国政府决策并没有多大影响。因而,大规模的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二)日本、苏联虽积极推进亚太能源合作,但从本国私利出发的目的性都很强,引起它国的疑虑。从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历史看,日本态度最为积极,政府制定有关政策予以推进,这是由于日本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进口能源,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能源供应安全。因而,有些国家不满日本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自利目的,印度尼西亚外长穆赫塔尔就曾在议会的军事和外交委员会会议上指出,日本想把东盟地区变成其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而苏联之所以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是想借该地区日本、南朝鲜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来开发其远东地区。

(三)亚太地区能源互补性有限,这将影响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规模和前景。亚太地区的能源需求增长迅速,但能源资源有限、尤其是缺少石油这类优质能源资源,亚太地区无法完全在本地区内相互调节解决能源供求。当前和未来亚太地区都必须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能源,尤其是从中东地区进口大量的石油。正是这一现实,决定了日本在制定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的计划时,主要目标放在开发本地区的煤炭资源上。但是,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煤炭的应用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之前,煤炭的使用也不会有大的进展。因而,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只会是小规模的、个别国家之间进行的,不会形成一个涉及整个亚太地区所有国家的合作运动,更不可能因能源合作而带动亚太地区的整体经济合作。

三、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虽然带来大量促进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则是对我国能源工业的挑战。具体说来有:

(一)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要求虽为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我国的能源工业尚不具备大规模参加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能力。亚太地区能源供求矛盾大,该地区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等热心于能源合作,这对我国开展对外能源合作、利用外资促进能源开发是有利的,但是,我国能源工业存在的下述问题严重阻碍了对外能源合作的展开。

1,我国能源工业是一个满足国内需求尚有困难的行业,目前和在本世纪内都不具备大规模出口能源的能力。能否有效地对外进行能源合作,其最主要的条件之一是能否大量出口能源产品。建国以来,我国的能源工业发展迅速,据1991年第一期《中国能源》提供的材料,到1989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能源生产大国,其中原煤产量为10.45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1.376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发电量5847亿千瓦时,居世界第四位。四十年来,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速度是世界少有的,但是应该看到的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我国能源工业还不能适应需要,能源供应不足长期困挠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部计划司在1991年第3期《中国能源》上披露,我国每年缺一次能源3%,目前发电装机容量约缺1900万千瓦,石油约缺1000万吨,大量交通工具在限油的情况下运行。90年代我国的能源缺口会更大,据1990年第三期《中国能源》提供的数据,到2000年能源缺口将达3-4亿吨标准煤。为换取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外汇,我国通过控制国内用能而向国外出口能源,90年代这种能力将越来越小,而且有可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2,我国能源产品种类不合理。(1)60年代中期前后,石油由于具有发热量高,热能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好,运输、使用方便,污染小等特点,迅速取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来源,目前世界大部分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约占40-70%左右,世界各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很大。两次石油危机之后,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摆脱石油,但至少在本世纪内,石油仍将是世界主要能源来源,而且在当今世界努力寻找的替代能源中,如煤炭这类污染大的传统能源将受到冲击,在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受到削弱。我国的能源产品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长期高达70%左右,年产1.3亿吨左右的石油在紧缩国内用油的情况下每年只能出口2000万吨左右,这样受能源产品种类所限我国不能大量出口市场急需的优质能源。(2)亚太地区天然气需求增长迅速。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的压力,世界天然气消费直线上升,据1990年12月英国《石油经济学家》统计,1989年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增长6.8%,1990年增长5%以上,其中亚洲地区1989年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增长4.1%。亚太地区的日本和南朝鲜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五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1989年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占世界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67.6%,南朝鲜占4.2%。90年代,亚太地区的天然气需求会有大的增长,1990年10月的日本《通产省能源供应展望》预测,到2010年,天然气在日本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由1989年的10%增加到12.2%。这样,本世纪内亚太地区的天然气贸易量会有大的增加,天然气出口前景广阔。但是,我国对天然气工业重视晚,1989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虽达144.9亿立方米,居世界第22位,但完全用于国内消费,不能进入国际市场。

(二)在参加亚太能源合作时,我国面临本地区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只能作为能源出口国参加亚太地区能源合作,吸引外资开发我国的能源资源是我国参加亚太能源合作的主要目的。当前,作为能源出口国参加亚太地区能源合作的国家除我国外,还有苏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这些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开发自已的能源资源,如西方石油公司正大批进入越南,开发越南的石油资源;而1991年4月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南朝鲜期间,南朝鲜同意3年内提供30亿美元信贷,开发苏联远东萨哈林等地区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美国公司也将参与。日本商界也准备与苏合作开发苏联远东地区的能源资源。与我国相比,苏联远东地区具有与日本和南朝鲜等主要能源消费市场近、能源资源尚未大规模开发的优势,而我国能源开发正向西移,因而苏联远东地区将是我国吸引外资开发能源资源的主要竞争对手。

我国应采取大力发展能源工业、优化能源产品结构、积极改善国内投资环境的政策改变我国能源工业的现状,利用亚太地区国家积极推进能源合作的热情为发展我国的能源工业服务:

(一)国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发展能源工业,尽快将我国能源工业由内需主导型变为内需有余、能大规模出口能源产品的行业。

1,将能源工业确立为主导性产业。我国一直将能源工业作为基础工业来对待,这一行业划分方式虽然看到了能源工业为其他行业提供原料这一特点,但对能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估计不足。事实上,能源工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除其本身向社会提供大量经济发展所必须的能源产品外,它还要求机械制造、电子仪表、化工、交通运输和通讯等行业提供支持,其就业人数在全社会就业总数中占很大的比重。因而,发展能源工业不仅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还可以以能源工业为龙头带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

2,大力加强对能源工业的投入并将之落到实处。能源工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性行业,国家必须对能源行业进行大量投入。苏联拥有当今世界先进的能源工业,从其能源工业发展的经验看,重视对能源行业的投入是其能源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如在过去15年里,苏联能源工业吸收了全部工业投资增长的70%,1985年苏联全部投资增长3%,而能源工业投资增长了5.4%,1981-1985年间,石油工业的投资占全部工业投资的22%。我国虽也一直强调对能源工业实行倾斜性投资政策,但并未很好落实。从《中国能源》1990年第一期有关数据看,“五五”期间,我国能源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0%,“六五”期间降到16.6%,“七五”前三年又降到14.1%。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各行业亏损严重。据能源部统计,1990年煤炭行业亏损119.2亿元,1989年石油行业亏损18.16亿元。因而,要想使我国能源工业摆脱困境,能参加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就必须对能源行业高度重视,使能源工业的投资从目前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4%左右逐步提高到20-23%。

(二)迅速改变我国能源工业的产品结构,使之适应亚太地区和世界能源市场的需要。(1)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地使用以石油为主的污染少的优质燃料,我国能源产品煤多油少的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国内和国外市场的需要,我国这种能源产品结构不仅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使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从我国现有能源资源储量的现实看,由于石油储量相对较小,而煤炭储量较大,我国无法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石油的出口,但是我们可使用新技术改变煤炭的形式,对煤炭进行脱硫处理,用煤提取石油,变固体的煤炭为液态,大量出口液态的煤炭,以弥补我国石油资源相对不足。(2)加速发展天然气出口。我国的天然气工业虽然发展较晚,基础较差,但是从世界范围来说,天然气也是一个发展较晚的新型产业,目前全世界只有苏联、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马来西亚、阿布扎比、美国、利比亚和文莱出口天然气,而且苏联还不具备出口液化天然气的能力;因而,相对来说世界天然气市场竞争并不十分激烈。这样,如果我国能利用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并重点发展以出口为主导的液化天然气技术,将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起点瞄准世界和亚太市场的需要,就能找出自己的优势参加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

(三)积极改善我国总体投资环境和能源行业投资的小环境,大力吸引外资促进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由于能源供求之间的巨大矛盾和从中东地区进口能源的不安全感,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美国和南朝鲜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有开发本地区能源资源,减少从中东地区进口能源的愿望,这为我国吸引这些国家的资金开发能源资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日本基于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系数考虑,拟合作开发我国塔里木、吐鲁番和准噶尔三大油田。1991年4月,日本三菱商事等公司决定提供1.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开发我国的西部油田。据报道,日本进出口银行将对我国提供第三次资源贷款,丸红、住友等综合商社亦将对我国西部油田勘探提供资金。此外,日本基于东亚“绿色安全”大环保战略,需要把中国大陆列为日本本土生态系统的“缓冲屏障”。日本担心我国大量烧煤引起酸雨和沙暴,对其九州等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为防患于未然,日本经济界提出对华经援与投资应考虑环保因素,转让诸如控制二氧化碳、废热利用等环保、节能技术。据能源部统计,截止到1989年底,我国能源工业共利用外资99.4亿美元,但是这与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资金需要还相距甚远,尤其是我国的石油工业正在向西部进行战略转移,资金需求更为迫切。我国的投资环境已有了较大的改善,但还存在大量阻碍引进外资的问题,能源工业也是如此。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在能源行业全面实行海洋石油工业“自主经营”的政策,利用能源工业本身可用产品作吸引外资手段的特殊条件,让能源行业独立自主地吸引外资发展自身。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由于能源工业是资本密集性行业,资金需求大,加之能源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捉摸不定,能源工业在吸引外资时要加强计划、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行事,重蹈墨西哥大量举借外资发展石油工业,而使国家背上沉重外债的覆辙。

主要参考资料:

1, Energy Issues and Prospects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ent Series, No.31.United Nations,1988.

2,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al Yearbook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1974 and 1989.

3,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Conference:Minerals and Energy Forum Papers and Report,1986 and 1987.

4, The Asia & Pacific Review,1990.

5, Asia Energy Problems -- An AsianDevelopment Bank Survey, 1982.

6, Critical Energy Issues in Asia andthe Pacific -- the Next Twenty Years, by the East-West Center,1982.

7, Petroleum Economist, December1990.

8, Energy Statistics Yearbook, UnitedNations,1988.

9,《世界石油经济》,1991年第一期。

10,《中国能源》,1990年和1991年各期。

11,《亚太资料》,1989年和1990年各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本文发表于《中国能源》1991年第12期,并收录于《世界经济集团化与亚太经济合作》,时事出版社,1992年5月。)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一周资讯排行
图文推荐